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纳入政府相关规划,成为党政主导、部门尽责的民生工程之一。2018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省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达到80%。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省直机关和行业系统相应制定创建工作实施规划,细化实施内容,纳入“多规合一”。如: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政府实行以奖代补形式,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推动本地区创建工作的开展;泉州市,宁德市将创建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出台具体措施,细化创建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扎实推进;福清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列入党政干部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新农村建设标准内容。
二是丰富和延伸老年体育工作“六个身边”工程,全面加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老年人晨(晚)练点、纳凉点、文体健身点实行“三点”合一,以康乐家园“六个有”标准对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提出的“六个身边”工程,促进了老年健身活动载体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
三是积极推广创建“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实践中探索的好经验和做法。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从2015年起,每年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总结推广各地可复制的成功做法,促进创建工作在基层扎实推进。
四年来,通过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联创,全省共授予“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6218个,其中授予省级1019个;累计投入经费5.76亿元,其中活动经费1.87亿元,场地设施建设3.89亿元;举办基层培训班3158期,受训29756人次,获得老年人体育健身辅导员证书20552人。具体体现在:
一是大大改善了基层老年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通过建设“一室”、“一场”、“一点”,多举措推进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了老年体育工作的多重社会价值,促进了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二是促进了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活动走进基层。我们连续多年举办了千村万队有氧行进健身操乡村行活动,集培训、推广、交流为一体,覆盖广大农村和社区,全省城乡每年60多个县将近50万人参加活动。沿海大部分县的乡村,门球、地掷球、柔力球等项目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在康乐家园创建活动的带动下,每年有160-180万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三是促进了老年健身活动载体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目前,省、设区市和50%以上县(市、区)每四年举办一届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及各类健身交流展示活动,部分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不定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老年人健身节活动和社区趣味运动会等,为各类老年人健身项目展示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调动了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激发了老年人接受科学健身知识和理念,使健康养老成为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