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17载 马拉松见证推动厦门开放发展
时间:2019-01-07 11:59

  

  

  昨日,第17届厦门马拉松赛成功举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奔跑17载,厦门马拉松赛用17年的璀璨光阴,见证并参与了厦门的改革与发展。

  举全城之力办好马拉松——自首届比赛起,厦门举全城之力、精耕细作,以城市的发展推动厦门马拉松赛的不断发展提升,厦门马拉松赛以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连续12年荣获国际田联颁发的“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

  马拉松反哺一座城——17年来,厦门马拉松赛不仅成为展示厦门改革开放成果的著名“城市名片”,为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赢得了广泛赞誉,还推动了市政建设、旅游业、体育事业等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利益。厦门也被授予国内首个“马拉松城市”荣誉称号,城市与马拉松息息相关、深度相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厦门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提高厦门马拉松赛事水平,不断丰富赛事内涵,完善赛事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形成热潮,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书写一场马拉松与一座城市的动人诗篇。

  办好马拉松 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赛事

  政府主导   高起点高标准办赛

  2002年12月4日,《厦门日报》刊发市民“马达”写给“两会热线”的邮件,信中建议“在与马拉松赛程距离相当的环岛路举办一场国际马拉松赛”,引发热议。办赛,办一个高水平、群众性、有影响的国际体育赛事,市民建议与政府“不谋而合”。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整座城市为它倾力付出,举全城之力办赛。32个厦门市党政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并充分发动市民、企业、媒体力量,从筹备到赛事举办仅用3个月时间。2003年3月30日上午,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参赛人数超万人。

  在赛事规划方面,厦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办赛,市体育局作为体育主管部门,还作为赛事组委会办公室所在部门,不仅承担大量专业的竞赛组织工作,还起到重要的谋划策划、组织协调以及督促推进作用,牵头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和详细办赛流程,与公安、医疗、志愿者、交通、市政、宣传等各部门主动对接、细化工作方案、研究解决问题,把市委、市政府办好“厦马”的意见和要求落实到赛事中去;同时,根据赛事发展精细化的要求,指导和监督赛事运营公司落实既定目标,以市场机制调动赛事服务保障、合作单位和供应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套运转高效、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反应迅速,流畅且成熟的运作机制,办赛的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

  市体育局副局长吴明显说:“我从第一届‘厦马’就参与其中,到‘厦马’第七八届的时候,各部门把赛事筹备工作作为部门重要职责,已经发展为自觉行动。这几年来,赛事专业性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细致,案头工作就越来越提前,各部门都有一个办赛的手册,无论谁接手,都能顺利衔接上。这对‘厦马’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办赛   做大做强“厦马”品牌

  如今,厦马的市场运营,已成为中国城市马拉松的最佳样板和行业标杆。“马拉松市场化”这个概念,最早就是通过厦门马拉松赛的经营团队执行并实现的。厦门马拉松赛自创赛之初,就秉承“政府引导,市场办赛”的理念,没有动用政府财政一分钱。围绕“环岛赛道”配套特色活动、以满足跑者需求为办赛核心、把马拉松资源价值数据化、借用广告回报模式进行商业开发……厦马一步步做大了品牌。2007年4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市场能养活马拉松》,介绍厦门马拉松赛运营模式。

  厦门马拉松赛在多年的市场化运营过程中,通过政府、民众、媒体、企业这四大赛事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促进,推动赛事市场化的健康成长,形成厦门马拉松赛的良性运作与循环。近年来,每届赛事赞助金额都在4000万元以上,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全国马拉松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也专门就厦门马拉松赛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读。

  服务为先   持续优化参赛体验

  在赛后两周左右,市体育局就会组织召开跑者代表座谈会,赛事各部门悉数到场,跑者的意见直接传递给相关部门,只要是合理的意见,都加以吸收采纳,这让跑者对厦马越来越有信心。

  2018年厦马遭遇全程大雨,组委会果断对赛后领取存衣包的流程做了重大调整,即时增加租用两个展馆,把存衣领取区和更衣区移到室内,将寄存于室外的2万多名跑者的存衣包在一个半小时内全部转运至馆内,解决了跑者在雨天比赛遇到的存衣、更衣难题。组委会这一举动感动了不少跑者,年过六旬的厦门人阎欣宁就是其中之一。阎欣宁尝试过全国大大小小逾百场马拉松赛,他认为,厦门马拉松赛扎实、细致的服务在全国数一数二。

  多年来,厦门马拉松赛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完善赛事服务保障体系,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参赛体验。2016年尝试与邮政快递公司合作,全国首创为选手提供参赛物资快递服务。赛事期间,开通12条临时接驳公交专线,方便参赛运动员准时集结参赛和赛后的及时疏散;加强赛事信息服务,除了利用各类媒体,还通过手机短信给每位选手发布天气情况、准确的候场时间、建议到达起点的时间,以及提供相应区间的公交接驳服务信息;为了保证赛事公平性,严厉打击替跑、蹭跑等行为,设置了三道关卡安检和检录;组织了骑行医师、医师跑者和急救兔陪伴跑者身边,首创“跑者服务跑者”体系;赛后“关门不关服务”,提供各类赛后恢复服务,使跑者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受。这些想跑者之所想、急跑者之所急的做法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2019厦马总报名人数高达8.1万人,创历史新高。

  对标国际   保持赛事常办常新

  2010年,仅有13场;2018年,超过1072场……近几年,中国马拉松类赛事井喷式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近年来,市体育局在赛后都会及时组织竞赛部、运营公司和各部门对比赛各个部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报名到赛前公交接驳、赛时检录,再到与各部门的现场磨合、赛后服务保障等环节,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此外,市体育局审时度势,根据国际马拉松发展的趋势,对国内外优秀赛事,特别是对六大满贯马拉松赛的做法,进行调研、分析,吸收先进经验,改进厦门马拉松赛各方面的工作。

  从2016年起,厦门马拉松赛果断对赛事设项和规模进行专业化调整,直至2017年开始举办纯设全程马拉松的赛事,规模控制在3万人至3.5万人,赛事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跑者参赛有了质的飞跃,再次奠定了厦马在国内外马拉松赛事中的地位,品牌形象向国际化又迈进一大步。2019年,赛事的专业性、公益性、细致性等方面又有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十七年的锤炼,厦门马拉松赛历经风雨与彩虹,连续12年荣获国际田联颁发的“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而厦马不满足于此,向着全球第一“国际田联白金标赛事”进发。

  高水平赛事 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推动城市建设

  带动产业发展

  自2003年厦门马拉松赛开始举办以来,中国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几乎年年都来,他见证了厦门马拉松赛的成长壮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马拉松赛不仅引领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潮流,还对厦门城市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涉及经济发展、人文建设、市场开发等方方面面。”

  每一届厦门马拉松赛的举办都推动着市政建设、旅游业等发展。赛事前后,为我市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随着厦门马拉松赛影响力和比赛规模的扩大,这项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18年厦门马拉松赛为厦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带动经济效益1.7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2.91亿元。

  此外,从第一届厦马开始,我市便针对性地开始“海陆空”全方位的环境整治和装扮,处处面貌焕然一新,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提供了契机。

  厦门马拉松赛还给厦门留下了更多马拉松的文化符号,例如,99尊马拉松雕塑永久性落地马拉松赛道上,即使是非赛事日期,广大市民和游客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厦门马拉松赛的场景,这是别的城市所没有的。

  让世界认识厦门

  推动对台对外交流

  “16年前,我在全国各地做裁判,说起厦门,许多人只知道鼓浪屿。”从2003年开始从事裁判工作的厦门马拉松赛总裁判长施建平表示, “这些年来,许多人通过厦门马拉松赛了解这座城市。现在我们走出去,没有人不知道厦马的最美赛道环岛路,没有人不知道厦门。”厦门通过马拉松运动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锤炼城市文化,厦门马拉松赛不负使命,不断创新,书写了中国马拉松历史上的诸多创举,成为厦门的一枚烫金名片,让世界认识了厦门。

  厦门马拉松赛自举办起,就与国际各马拉松协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与各大国际著名马拉松组委会积极沟通,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办赛水平。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亲笔为厦门马拉松题词“永不止步”,国际田联前主席迪亚克来到厦门马拉松赛现场为赛事加油,国际路跑协会负责人多次来到厦马现场进行专业指导。

  2008年,厦金“两门”隔海同跑马拉松,两岸马拉松赛同时鸣枪、同时开跑,两岸观众同一时刻在电视直播中观看厦金两岸不同赛道上选手奔跑的画面,进一步拓展两岸交流的新形式。厦马还连续多年推出“海峡两岸城市马拉松邀请赛”“两岸百所高校马拉松赛”等两岸特色赛事,吸引众多台湾地区选手参赛,有效促进两岸人民的体育文化交流。

  厦门马拉松带动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厦门马拉松赛所带动的运动风气,对厦门“发展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马拉松长跑运动不仅成为老百姓广泛参与的运动方式,而且逐渐成为厦门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重要形式。201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市民中,67.5%的人有日常跑步习惯,表明厦门市民非常喜欢跑步这项运动,这其中厦门马拉松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亮点

  细数厦马多个第一

  厦门马拉松赛和中国马拉松运动发展密不可分。厦门马拉松赛走过的十几年历程,是中国马拉松运动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案例。厦门马拉松赛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世界及中国马拉松历史的多个第一:

  2004年  国内第一次在马拉松赛事直播中增加全程航拍,第一次使用直升机对移动信号进行中继。

  2005年  30多家电视台同步直播比赛实况,直播面覆盖全亚洲,首次有数十亿名电视观众同时观看一场马拉松赛。

  2005年  策划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马拉松高峰论坛。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关于马拉松运动和马拉松赛的专业性论坛。

  2005年  由 99 尊雕塑组成的“永不止步”马拉松群雕亮相厦门环岛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马拉松为主题所做的雕塑。

  2006年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亲自主持仪式,将厦门市政府赠送的马拉松群雕中的两座收藏于奥林匹克博物馆,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第一次收藏马拉松雕塑。

  2007年12月20日  赛事被国际田联评为“2008年马拉松金标赛事”,成为获得该项荣誉的“最年轻”赛事。

  2009年 马拉松圣火在厦马现场的圣火台点燃。这是马拉松圣火第一次走出希腊国门并在境外点燃。

  2009年  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国际马拉松城市市长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 26 个举办马拉松城市市长和赛事组委会代表出席本次盛会。

  2013年、2014年  规模均超过7万人,为国内马拉松赛事规模之最。

  2014年  邀请时任国际田联主席拉明·迪亚克来厦出席赛事,亲自颁发“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牌匾,这是国际田联主席首次来华出席中国城市路跑赛事。

  2015年  肯尼亚选手 Moses Mosop(莫瑟斯·莫叟普)以 2 小时 6 分 19 秒在厦马创造了中国境内马拉松赛迄今为止的最好成绩。

  2018年 厦马分三枪发令,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分区分枪出发的全马赛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