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发厦门马拉松赛爱心故事
> 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2020-01-06 15:36

  

  赛后选手相互交流庆祝。(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赛道边的志愿者与选手击掌。(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爱心是一种坚持,就如马拉松赛志愿者2个小时不停歇地为跑者喷雾止痛;

  爱心是一种细腻,就如民警在细节中发现端倪,及时为市民解了燃眉之急;

  爱心是一种用心,就如组委会对细节的升级,为选手们创佳绩提供便利;

  爱心是一种追求,就如厦马持续投身公益环保,以运动之名播撒正能量。

  在2020建发厦门马拉松的赛场内外,为这座城市输送着名为“爱”的力量。

  建设“爱心厦门”,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厦门马拉松赛也是我市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的重要赛事。在这一场比赛中,通过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让爱心元素充盈整座城市,让守望相助成为厦门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实。

  顶尖高手上演逆袭

    昨日,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29805名跑者齐聚2020建发厦门马拉松赛,其中,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马拉松高手在最美赛道上演群雄逐“鹭”。最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连续4年包揽男子组、女子组冠军。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昨日厦门马拉松赛顶尖选手竞技场上所发生的事,那应该是“逆袭”。

  

  比尔汉·尼比比·特斯法叶获得男子组冠军。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男子组冠军:上届季军今年夺冠

  本届赛事邀请了来自全球的24位标牌运动员参赛,多位在赛前被寄予厚望的选手“折戟沉沙”,其中,一号种子选手、埃塞俄比亚天才少年奇塔塔·托拉因为抽筋退赛,无缘冲击厦马赛会纪录。而连续两届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贡发则在跑到约36公里时,被第一集团甩开,无缘奖牌。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比尔汉·尼比比·特斯法叶由去年的季军“逆袭”为今年冠军,成绩相较去年快了1分20秒。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赛道折返点由3个变为2个,对于他的成绩提升有不小的帮助。

  

  米迪娜·德米·阿瑞米诺获得女子组冠军。(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女子组冠军:冲刺阶段反超 卫冕成功

  在女子选手方面,埃塞俄比亚选手米迪娜·德米·阿瑞米诺的“逆袭”出现在比赛冲刺阶段,她加速冲刺、迎头赶超了同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杜比索,以2小时26分12秒的成绩成功卫冕。这个成绩也是她个人最好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厦马男子组前三名均跑进2小时09分,女子组前三名均跑进2小时27分,整体成绩相较去年成绩明显提升。

  

  杨定宏夺得国内男子组冠军。(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国内男子组冠军:感谢组委会暖心升级

  前两届厦门马拉松赛,来自云南的名将杨定宏捧回了两个季军,留下了一些遗憾。特别是前年厦门马拉松赛,他在优势情况下被反超,至今令他记忆深刻。

  昨日的比赛中,杨定宏紧跟第一集团,一路领先国内选手,最终凭借2小时13分50秒的成绩获得国内男子组冠军,实现了属于他的“逆袭”,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这次就是来拿回属于自己的冠军”。

  这个成绩已经接近杨定宏的个人最好成绩,也创造近十年中国籍选手赛会最好成绩。

  杨定宏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为厦马组委会今年在细节上的升级。“特别感谢厦马组委会,允许国内优秀选手在补给站中饮用自带饮料,解决了我的能量补给问题。厦门马拉松赛对国内外选手一视同仁,而且特别人性化,这是在其他不少赛场所没有的。”

  吴向东以2小时17分50秒的成绩位居第二,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付文国以2小时18分57秒的成绩名列第三。

  国内女子组方面,首次参赛的李芷萱以2小时32分44秒获得冠军,何引丽和白丽分别以2小时33分40秒、2小时39分27秒的成绩位居第二、第三名。

  【爱心镜头】医疗志愿者为选手喷雾止痛

  “哪里的肌肉不舒服?请告诉我。”……厦马赛道35公里处,5名身着粉色衣服的医疗志愿者蹲在路边草地上,一刻都不停歇。他们双手左右开弓,对着参赛选手的膝盖、小腿、大腿后侧等处喷着快速止痛喷雾。

  历时2个小时左右,共计8箱、384瓶、76800毫升的喷雾都用完了,志愿者们终于有时间喝一口水。由于长时间保持蹲姿,他们的脸涨得通红,有人刚站起来时还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你看,现在我的手一直在发抖。”志愿者曾境昱声音沙哑地说,一开始,他还可以单手按喷头,但时间久了,只有双手一起发力才能按得动。记者看到,他手掌的虎口处都磨破了。

  这5名志愿者同属一个喷雾组,都来自厦门医学院。一开始,他们都戴着口罩,防止吸入喷雾,“但是一忙起来,口罩都不知道去哪儿了。不过帮助别人,心里很有成就感。”他们后来互相击掌,相视一笑。

    

  ▲医疗志愿者为选手喷快速止痛喷雾。

  志愿者巡回观察  护航选手安全

  比赛进行过程中,常常能看到三人一组、身穿黄色服装的骑手骑着电动助力车巡回,骑手们还不时停下来观察参赛选手的状态——他们是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医疗小组。

  此次比赛共有30个骑行AED医疗小组,全方位覆盖赛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呼吸心脏搏动骤停的运动员,使用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AED,这样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他们也协助为身体状况不佳的选手做院前急救,及时将其送往固定医疗点或医院。

  “今年的比赛比较平安,我们带来的设备没有用上。这是好事!”第11小组的护士兰懿冲说,她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的护士,赛程中遇到最棘手的情况,是一位抽筋比较严重的参赛选手。“做厦马志愿者,我感觉很有意义,明年我还要来!”

  “您好,请问能帮我在这里拍一张照片吗?谢谢!”赛道35公里处,这是志愿者李振华负责的路段。李振华说,这样的拍照请求,他在赛程中至少听到30次,自己都一一满足,因为“帮人拍照,我也开心”。

  “从大二开始就报名争当厦马志愿者了,今年终于赶在毕业前达成心愿了。”李振华是厦门工学院大四学生,他告诉记者,他和其他赛道志愿者协助裁判维护赛道秩序,还不时为选手们鼓劲助威。有的选手把在补给点领到的橘子递给自己,这种相互关心的感觉特别美好。  (本报记者 黄琬钧)

  老人突发胸痛 民警及时送医

  赛道内志愿者的举动让人暖心,而赛道外警灯闪烁之下,另一幕也让人感到温馨。

  “胸口疼……”一位阿嬷坐在路边,眉头紧锁。她的老伴急得使劲挥手,试图拦车。参与厦门马拉松赛安保执勤的民警迅速用警车载着老人奔向中山医院。昨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湖滨南路86号附近。

  昨日上午8时许,湖里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林新正在执勤,马路对面的一对老夫妻引起他的注意。“两人看上去80岁左右,那位阿嬷突然捂着胸口,感觉很痛苦。”

  “我老伴胸痛,早上我们要去中山医院看病,走到这里时,她疼痛加剧,我们打不到车。”老伯急得手足无措。了解情况后,林新立即将情况上报,两分钟左右就用警车将老人送进中山医院救治。

 

  

  ▲环岛路珍珠湾附近的补给点为选手递水。(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亲子携手参加绿跑  环保种子心底发芽

  “妈妈,这里有垃圾,我们赶紧捡起来!”提着在厦马赛道沿线捡拾到的垃圾,参与“建发绿跑在行动”的300组家庭欢笑着奔向终点。父母带着孩子参与绿跑公益活动,向社会传递“只留美丽,不留垃圾”的理念。

  参加活动的小选手王晟嘉说,今年是他第6次参加绿跑公益活动了,他的感觉是,赛道越来越整洁,捡垃圾的难度增加了。他的母亲林亚英说,环保的种子播种下去,总有发芽的时候。

  在绿跑终点留影处,小朋友们认真地进行垃圾分类。这里设置着绿跑塑料银行,回收每个家庭在厦马赛道内外捡到的垃圾。每个提交垃圾的家庭可认领固沙树苗一棵,大家认领的树苗还将种植到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的“厦门马拉松爱心林”中。

 

  

  ▲小朋友们在绿跑终点留影处进行垃圾分类。

  轮椅跑者收获力量  互助精神绽放赛道

  

  ▲比赛中,谢启明奋力转动轮椅车轮。

  昨日,厦门中途之家轮跑团创建者兼领队谢启明,带着轮跑团首次登上了厦门马拉松赛的赛道。这是厦门马拉松赛出现的首个厦门轮椅跑者团体,他们与来自全国的15名轮友一起,用双手奋力转动轮椅车轮,实现自己的“跑步梦”。

  令谢启明等人感动的是,看到他奋力滑动轮椅向前时,其他选手纷纷避让,“这里有轮椅,大家都让出一条路来!”许多跑友还会替他加油鼓劲。

  谢启明告诉记者,事实上,平时练习过程中,他就会收获这样的爱心与感动。当听到其他跑友对他喊“加油!冲啊!”时,本来已经感到十分疲惫的他,感觉手臂又充满了力量。

  

  

  ▲进明寺住持普端法师(右一)带领义工为参赛选手送上面线糊和点心。

  “爱心面线糊”带给选手温暖记忆

  昨日上午,当返程选手陆续抵达位于环岛路溪头下赛道旁的“厦门进明寺马拉松加油站”位置时,数十位僧尼和义工纷纷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面线糊、热茶、开水和水果点心等,为健儿们补充能量。

  现场,僧尼和义工们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相信》《爱拼才会赢》等歌曲,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来自吉林的刘女士,有感于丈夫参加往届厦门马拉松赛时,在进明寺服务点喝了暖心的面线糊,今年特地加入进明寺的爱心活动中。短短数小时,进明寺就为参赛选手煮了近百锅面线糊,提供了50多桶热茶和开水,以及价值2万多元的水果和点心。有的选手一边喝着面线糊,一边感慨地说,面线糊是厦门小吃,更是自己心中对厦门一份温暖的记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