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厦门市体育局在湖里区举行了厦门市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当天,市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参观体验了射箭场、金枋世家小区健身场等新建体育运动场,宣布湖里区首批近邻运动场试点项目正式向市民开放!
厦门市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湖里区文旅指挥中心召开,会议对当前建设开展状况、场地经营模式等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阶段性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
补齐短板 让运动健身走入群众生活
开展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推动全民健身补短板工作有序开展,今年3月,市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厦府办〔2022〕22号),明确了各区、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全面梳理适合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的存量场地,两年内全部新建和改建完成。在各区、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近邻运动场353个,涵盖20类体育运动场地,覆盖6个行政区,体育场地建设总面积约为98373平方米,预计投入总资金9000多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包括试点项目在内的建设任务共计98个,建设体育场地面积45422平方米,投入资金4006万元,近期各区已建成项目的验收工作正有序开展,计划年底将全部投入使用。
全力以赴,近邻运动场各具特色
目前,全市第一批近邻运动场试点地块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场工作推进会对场地设施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和特色亮点进行了总结。
1.领导重视。各区区委书记、区长,各市直部门一把手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推动成立领导小组,积极调度做协调,推动场地设施建设工作高效率进行。
2.行动迅速。各区、各有关单位按照任务要求,措施有力、落实快速,攻克土地、拆违、规划、资金、建设、机制等难点、重点问题,顺利完成“每区建成10个试点地块的任务”。
3.因地制宜。各区、各有关单位依据地块情况和健身人群,努力贴近群众需求,建设多样化的运动场地。
4.注重创新。湖里、集美、翔安等区将建成的场地交给第三方运营,翔安区还专门出台了相关管理细则,明确各方责任,提升服务效能。
5.突出特色。市政园林建设的海湾公园、袁厝小游园等场地迎合亲子、儿童运动需求;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在白鹭洲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彩色健身环道;思明区将室外健身房搬进金榜公园,推出省内首个建在公园内的智慧健身房……试点项目各有特色、各美其美。
盯紧目标,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
现场推进会上,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指出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