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34-31-01-2021-007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体育局 | 文 号 | 厦体函〔2021〕39号 |
生成日期 | 2021-07-13 | ||
标 题: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4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4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陈潮萍委员:
《关于完善厦门市足球产业链迎接2023年亚洲杯的建议》(第2021405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厦门市作为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足球赛十个承办城市之一,在做好各项办赛筹备工作的同时,力图紧紧抓住亚洲杯赛的发展契机,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发展足球产业,营造城市足球氛围,全面推进足球工作的开展。
您的提案为我市发展足球工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我局十分重视该提案办理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提案办理处室,认真研究梳理,及时沟通汇总会办单位意见,并积极与提案委员就提案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
二、措施与成效
按国家和省里有关地方足球协会改革的精神要求,厦门市已建立了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于2020年正式出台了《厦门市足球改革发展方案》,指导我市各有关部门支持和开展足球工作,推动足球运动在我市的普及和提高。前期,我市还出台了《厦门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划文件,积极推进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推动足球工作发展。
(一)积极推进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
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厦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我市职业足球的发展,把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组建工作与亚洲杯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招商引资以及加强服务保障等举措大力推动我市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建设。令人欣喜的是,在2020赛季中冠联赛总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厦门鹭岛足球队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冠联赛第二名,并于2021年3月顺利通过《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俱乐部准入规程》各项审核,正式获得2021赛季中乙足球联赛参赛资格,厦门足球时隔12年重回职业足球赛场。目前,厦门鹭岛足球队正在云南泸西赛区征战2021年中乙赛场。
厦门作为2023亚足联中国亚洲杯的承办城市,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关系到城市足球氛围的营造和比赛场馆的综合利用。厦门市将以亚洲杯足球赛的举办为契机,积极构建职业俱乐部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为厦门足球职业俱乐部提供赞助支持或开展各类合作,助力俱乐部长远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发挥职业俱乐部的引领作用,带动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足球产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二)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完善我市各级足球竞赛体系
1. 调整改革厦门市足球协会。
厦门市足协代表厦门市参加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相关会议及活动,于2018年底完成换届,按照社团法人机制,依法独立运行。市体育局加强对足协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市足协进行扶持。
2. 完善各级足球竞赛体系。
市足协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逐步完善联赛机制,建立了厦门市足球超级、甲级、乙级三级联赛体系,实行升降级制度,推动社会足球、全民健身,促进足球兴趣向足球职业转化,培育厦门本土足球俱乐部长期稳定发展。2021年厦门市足协超级、甲级、乙级联赛共有34支足球俱乐部分别参加了三个级别的足球联赛,共计超过800个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联赛,派出包括裁判员、竞赛人员、志愿者在内的工作人员2000余次。通过网络直播了其中的70多场比赛,吸引了网络观众近14万多人次。同时,配合相关比赛,市足协还举办各类培训班,提升我市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和队医的业务水平,2020年协会共举办1期C级、2期D级和2期E级教练员培训班和1期二级裁判培训班,以及2期队医培训班,共有近200人次参加。进一步扩大了足球运动在社会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气氛。
在青少年足球方面,市体育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足协举办了幼儿园足球嘉年华、校园足球联赛和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年龄层的全覆盖,深受青少年喜爱。仅2020年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共设置11个组别,吸引了121参赛队,2100名队员参加,覆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年龄层,在校园里吸引了众多的球迷更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运动里。市体育局还在锦标赛上创新设置社会俱乐部组和学校组赛事,其中社会俱乐部组共有67支队伍,326场比赛,超过3500人次参与,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推进了我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三)推进足球场地建设
1.启动专业足球场建设。我市按照亚足联、中国足协建设技术要求,将于2022年12月9日前完成6万座专业足球场——白鹭体育场的建设。白鹭体育场位于翔安区刘五店,是2023年亚洲杯的主赛场,也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足球与田径功能转换的专业足球场,同时具备举办全国综合、国际A级单项赛事条件。该专业足球场按照世界杯的举办标准设计建造,将在今后用于承办更多更高水平的足球赛事。
同时,我市还在集美新城片区启动建设国家级足球青训中心,包括6片足球训练场地(其中3片带看台,1片带跑道)和可供500人食宿的运动员公寓。青训中心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后,除了满足亚洲杯训练场需求之外,还将大大提高我市专业足球场地的供给能力,推动足球运动在我市的普及和提高。
2.积极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发改委任务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建)社会足球场地61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完成比例为100%。其中思明区新建足球场地9片、湖里区16片、集美区10片、海沧区9片、同安区12片、翔安区5片,切实加快推进我市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工作。
3.加快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我市把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的范畴。截至2019年,校园足球场地共有309片,每个足球特色学校均建有1块以上足球场地,其中,特色小学至少1块7人制标准足球场地,特色中学至少1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高校均建有1块以上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同时,逐步提高学校足球场地的利用率,推动学校和社会单位的足球场地向社会低价或免费开放,加快形成校园场地与社会场地开放共享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厦门是中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目前厦门足球工作存在着人口相对较少、社会足球场地绝对数量不多、运营水平不高;社会足球氛围不浓、竞赛资源分散,以及职业足球、青训体系相对落后等问题。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足球工作高度重视,将结合争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创新改革思路,抓重点、搭平台、求突破,持续推动足球改革发展,扩大足球事业影响力和覆盖面。
(一)贯彻实施“三步走"战略
2020年市府办正式出台的《厦门市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已明确我市足球发展改革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市体育局将根据我市实际,积极采纳您有关职业俱乐部、青训产业、运营团队、品牌赛事、国际赛事申办等建议意见,牵头组织落实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各部门联合参与,确保《厦门市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
(二)整合规划资源,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一是推动职业足球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和资本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打造厦门职业球队。设立市体育产业专项资金,以绩效为导向,与俱乐部比赛成绩挂钩,引导俱乐部良性发展。给予参加全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俱乐部资助,给予参加国际职业联赛或全国最高级别职业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奖励。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办足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资本创办足球学校、足球学院、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市级运动队,丰富足球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为足球职业俱乐部提供赞助支持,加强合作,助力俱乐部长远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竞赛体系设计。扩大竞赛规模,增加竞赛种类,建立健全本市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少儿足球、社区足球、中老年足球比赛等赛事体系,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惠及全市多年龄和各类人群的多层次足球竞赛格局。创新赛事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足球活动。在市足协超级、甲级、乙级三级联赛体系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努力创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赛事。
四是加强足球场地规划建设。将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市足球场地建设。加快我市新体育中心建设,按照亚足联、中国足协建设技术要求,2022年6月完成国家级青训中心建设,2022年底完成专业足球场建设。利用闲置厂房、边角地、农村闲置土地、荒地、空地等现有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足球场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足球运动需求,提升本市足球发展条件。
(三)探索五人制足球建设,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目前,我市在校园足球儿童组和社会足球的竞赛中较为广泛地推广了五人制足球竞赛体系,各学校基本具备了五人制足球的训练场地条件。下一步可以继续探索五人制足球的发展,推进校园足球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是加强统筹,合理布局,着力发展以市级青训中心(市级满天星训练营)为重点,区级青训中心(区级满天星训练营)和校园足球为基础,社会青训机构为补充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将市青训中心建成国家级青训中心,争取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完善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等类别赛事,实现校园足球赛事全覆盖、一体化。
二是推动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发展。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在人力、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壮大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为主体的各级各类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健全行业标准,开展资质认定与评估,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的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发展,推动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使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成为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与提高的重要力量。
三是畅通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研究制定有足球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探索灵活学籍等制度,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解决足球人才升学断档等问题。畅通优秀苗子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成长通道。
(四)逐步建立足球专业团队培养机制
我市将通过承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组建专业竞赛团队,吸收路桥体育、文广体育等国企骨干力量参与,积累丰富的高水平足球赛事办赛经验,打造一支精于业务,善于管理,敢于创新的竞赛组织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竞赛组织人才,为承办更多更高水平的国内外足球赛事做好组织人才准备,推动足球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足球专业和管理人才培训。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对足球教练员、裁判员、讲师等专业人才培训,鼓励和支持足球专业人才不断晋级和参加继续教育,充实各级各类足球组织的专业力量,提升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到2030年全市注册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人数大幅提升。
二是完善足球人才职业发展。鼓励足球退役运动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创业,用好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引进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国内外高水平俱乐部与本市基层单位合作办学办队。
(五)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发挥特色优势,打造自主品牌赛事
一是加强竞赛体系设计。完善竞赛结构,扩大竞赛规模,增加竞赛种类,建立健全本市青少年足球、社会足球等赛事体系, 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城乡、惠及全市各类人群的足球竞赛格局。
二是加强足球竞赛管理。研究制定各类足球竞赛活动规范, 健全竞赛资格审查、纪律处罚、仲裁和监督等各项制度。坚持公平竞赛,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严厉查处足球行业违规违纪行为,依法打击球场暴力和滋事行为,树立良好赛风赛纪。
三是以足球赛事为突破口,发挥厦门的地理和侨乡优势,打造厦门东南亚地区华人足球交流的桥头堡,将厦门打造成对外足球交流新平台。探寻厦门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交流新方向,建立对外文体交流活动新品牌。建立具有自主品牌的青少年足球赛事、校园足球赛事、业余足球赛事及职业足球赛事。
三是承接高水平足球赛事。以2023年亚足联亚洲杯厦门赛区的承办为契机,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办赛组织团队,未来积极承办高水平国际足球赛事及全国性足球比赛,创办如“金砖女足邀请赛”等本土足球赛事IP,打造厦门品牌足球赛事。通过足球赛事,增进与金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提高足球发展水平。
(六)加强舆论宣导,培养特色足球文化
我局将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创新足球宣传方式,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大力宣传足球运动的社会价值和多元功能,积极展示足球改革发展成效,讲好新时代中国足球故事,培养健康向上的足球氛围。
一是加强足球行业作风建设。加强足球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运动队精神作风和意志品质的锤炼,培养爱国奉献、坚韧不拔、团结拼搏的作风,努力形成有益于足球发展振兴的精神力量,树立足球行业良好形象。
二是培育理性健康的球迷文化,突出地方足球文化特色。结合举办亚洲杯的契机,推进球迷组织建设。引导广大球迷理性看待输赢,营造文明观赛的良好氛围,展示文明城市形象。同时深入挖掘整理我市足球的历史文化,将足球文化与城市精神相融合,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城市足球文化,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城市的凝聚力。
三是营造良好社会足球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文化宣传、普及、教育及活动。加强对重要赛事以及对青少年足球、社会足球和女足比赛的电视转播,进一步推广足球运动、传播足球文化,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足球成为倡导健康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阮敦梁
联 系 人:郑志君
联系电话:5339326
厦门市体育局
2021年7月8日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7070662号-3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