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34-31-01-2024-028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厦体函〔2024〕35号 | |
生成日期 | 2024-06-28 | ||
标 题: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20241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20241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教科卫体委员会:
《加快厦门多元化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健康城市品牌》(第20241046)收悉,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厦门体育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以体育制造业为支柱、竞赛表演业为龙头,健身休闲、体育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场地与设施管理等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该提案对于促进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健康城市品牌,具有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该提案办理工作,分管局领导带领业务处室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积极结合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推进我市多元化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健康城市品牌。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厦门市体育产业基地及单位(项目)奖励实施办法》《厦门市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资助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激发了体育企业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厦门已有11个单位(项目)获评国家级产业基地,23个单位(项目)获评省级产业基地,27个单位(项目)获评市级产业示范单位(项目),4个高水平俱乐部获得资助和奖励。近三年来,我局共发放国家级、省级及市级体育产业类补助达2200多万元,为体育企业和体育从业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局积极推进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配套项目及市体校田径体操馆等项目的建设工作。2023年,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包含6万座体育场、1.8万座综合性体育馆、5000座游泳跳水馆、12万㎡配套商业,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可承接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大型赛事。同时,利用土地“金角银边”陆续建成多处便民健身场地,还建设一批老年人专属的运动场地。截止2023年12月,厦门已建成体育场地15246个,人均体育场地2.96平方米。
(三)扩大全民健身供给
统筹运用好体彩公益金等各项资金,2022-2023全市共建成545处总面积25.61万平方米的近邻运动场,在全国率先对学校体育设施场地进行系统性开放,截至今年底累计开放160所,服务市民群众超640万人次。鼓励学校室内体育设施如室内篮球馆、游泳馆等,引导第三方参与场馆运营,并按普惠性原则对社会开放,积极解决群众就近锻炼“去哪儿”问题。创新开展经营性健身房闲置时段免费开放,打造一批集智慧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国民体质监测、体卫融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民健身工作站点。至今,全市已建成42家智慧健身房,累计入场免费健身市民超61万人次,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运动健身,对城市的体育消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会同市卫健委积极推进体卫融合试点工作,截止2023年底,全市共有17家体卫融合试点单位,试点单位通过开设运动处方门诊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常态化看诊,形成了信息登记、医学诊断、体质检测、评估建档、开具处方、跟踪管理、动态校正的完整体卫融合干预工作流程。
(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以“两会一季”(即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季)为抓手,示范带动社会各界积极筹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整合打造全民健身季,每年参与人数超百万人次。率先举办厦门市首届社区运动会,覆盖全市100个社区,直接参与人数超8万人。每年举办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已连续举办十二届,设置群众喜爱的篮球、足球等赛事项目30个,直接参赛人数超3万人次,是我市群众参与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群众赛事。同时挖掘乡村特色体育项目,每年主办厦门市村居篮球赛,2023年共有155支行政村居球队,2170名选手参赛,进行了420场激烈角逐,创历史之最。另外还举办了“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等特色精品赛事,促进了乡村体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五)打造品牌赛事
我局积极构建以国际品牌赛事、自主品牌赛事、特色品牌赛事、全民健身系列品牌赛事为核心的赛事体系,不断提升赛事品牌,发挥品牌赛事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我市每年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超过30项,厦门马拉松赛、厦金海峡横渡活动、海峡杯帆船赛等自主赛事高度品牌化;世界田联钻石联赛、CBA全明星周末、巴黎奥运会女足预选赛、F1摩托艇世锦赛等高端体育赛事落户厦门,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效益。如厦门马拉松赛,自2003年第一场比赛以来,连续14年获评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并于2021年获评“世界田联精英白金标赛事”,跻身国际顶级路跑赛事行列。2024厦门马拉松赛期间配套举办“马拉松美好生活节”,持续举办绿跑在行动、鼓浪屿早餐跑、新年帆船赛等配套活动,营造“全城厦马,全民厦马”氛围;同步举办第五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暨2024福建省路跑产业博览会,展览规模2.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30家,观展总人数超12万人次,交易额超3500万元,成为国内最大的路跑体育产业交流交易平台。除此之外,结合厦门白鹭卡通形象主标识及厦门城市特色地标、建筑,开发厦马版“鹭可”公仔及“鹭可一厦”厦门赛道景观纪念台,强化“马拉松之城”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厦门马拉松赛品牌效应。再如2024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观赛人数再次突破2万,赛事直接产出效益超3亿元。
(六)推动“体育+”融合发展
发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两岸交流桥头堡等优势和四季适合开展山海体育运动等特点,打造全域、全季、全人群的体育旅游品牌活动,放大体育与旅游的叠加效应,如2024年CBA全明星周末系列赛事活动期间,联合文旅部门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活动”,推介厦门市、翔安区美景美食、旅游线路并推出酒店折扣套餐,以赛促产,全面带动文体旅消费,据统计,本次全明星周末活动非厦门观众占65%,综合带动经济效应约6015万元。再如2024年厦门国际赛车生活节期间,配套举办了中国青少年摩托车挑战赛、全民综合性自行车挑战赛等赛事,参与选手超300人次,配套设置户外音乐、闽南美食体验、赛车文化互动等活动,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赛车文化嘉年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新需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七)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8-2025年)》要求,从2018年开始,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累计招募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5485人。2016年起,每年组织一个行政区积极参加全国“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提升。
(八)建设慢性病综合示范区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厦门市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全市各区依托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平台,大力开展健康单元建设,包括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且正常运行维护的健康单元683家(健康家庭除外),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健身积极性。
三、下一步计划
(一)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体育热情,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端赛事落户厦门。
(二)继续培育品牌赛事
提升优化厦门马拉松赛等自有品牌赛事,配套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体育+”促消费活动,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展会、体育+研学等融合发展。引进举办2025年苏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全国健身锦标赛暨世界健身锦标赛选拔赛等高水平赛事,进一步丰富赛事矩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持续推进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
积极推进厦门市数字体育产业园企业招商入驻工作,打造特色化专业体育产业园区;推进海峡两岸(厦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园建设,打造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发展的“加速器”和招商服务的新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落地厦门,挖掘和培育本土体育专业人才队伍。
(四)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
建设一批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健身房,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积极推动市体育中心老旧场馆改造。
(五)普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继续办好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继续推广厦门市村居篮球赛等社区精品赛事,努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基层、向农村拓展;积极支持各机关、各区、企事业单位办群众性赛事,充分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阮敦梁
联 系 人:卓云纾
联系电话:5114853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厦门市体育局
2024年6月28日
厦门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4年6月28日印发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7070662号-3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