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34-31-01-2024-030 主题分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发布机构 文 号 厦体函〔2024〕37号
生成日期 2024-07-05
标 题: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300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300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300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9-19 16:42
字号: 分享:

周立新委员:

  《弘扬鼓浪屿足球底蕴文化 打造足球青训名片城市》(第20243009)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关于“弘扬鼓浪屿足球底蕴文化,打造足球青训名片城市”的提案,分管局领导立即组织经办处室研究梳理涉及我局的相关工作,及时沟通汇总会办单位意见,并与您就提案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您的提案对于促进我市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局已结合日常工作吸纳并予以落实。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充分利用鼓浪屿马约翰球场,着力打造两岸青少年足球交流品牌

  马约翰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鼓浪屿为纪念马约翰先生做出的贡献,将原“洋人球埔”命名为马约翰体育场,这片球场浓缩了中国近现代足球的身影,对中国足球运动有着特殊的意义,也见证了厦门人对于体育和足球的热爱。

  一是着力打造两岸青少年足球品牌赛。市体育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以“山海绿茵 两岸童心”为主题,在鼓浪屿马约翰足球场成功举办“山海杯两岸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比赛共有来自黔西南州、金门县和厦门市的8支球队144名青少年参赛,在三天时间里,进行3轮共12场比赛,展现了山海相携、两岸一家的美好图景,取得很好效果。

  二是以足球为载体,加大两岸体育交流力度。厦门二中和台湾新北清水高中建立校际协作关系,此后两校就青少年足球开展长期交流。海峡两岸青少年体育研学夏令营活动于近期成功举办,邀请来自两岸80位足球小将和教练员们,开展为期五天的足球夏令营。另外,“金嶝情深”足球与闽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翔安区成功举办,来自大嶝中心小学、金门金湖小学、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翔安区何厝小学的四支足球队参加此次活动,有效推动了两岸青少年足球互学互鉴。

  三是弘扬马约翰精神,加快文体旅融合。鼓浪屿成功举办马约翰体育艺术周。本届马约翰体育艺术周以“体美共育 健康未来”为主题,展现体美共育、健康未来的国家教育文化形象。艺术周通过“艺术大展”、“足球邀请赛”、“交响音乐会”三大主体活动内容,共呈现近20场精彩活动,包含鼓浪屿“马约翰杯”足球邀请赛,马约翰体育艺术周音乐会等,总体呈现多元化、艺术化、国际化等特征。艺术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挖鼓浪屿多元文化旅游资源,加大体旅融合力度,推动鼓浪屿文旅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我市各级足球竞赛体系,丰富赛事供给

  在青少年足球方面,我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足协举办了幼儿园足球嘉年华、校园足球联赛和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年龄层的全覆盖,深受青少年喜爱。

  一是构建完善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目前,全市中小学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近13万人。2024年,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联赛共设12个组别,吸引了全市87所学校、134支球队、2273名运动员参赛,赛事规模再创新高。作为联赛配套活动,厦门市足球特色幼儿园“足球嘉年华”活动同时举行,共有72所幼儿园参加,活动设置了旋转陀螺、螃蟹运球、穿越火线、足球保龄球等18项趣味足球游戏,让小队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足球魅力,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足球、参与足球、享受足球,达到以球育智、以球育人的效果。

  二是完善青少年U系列竞赛体系建设。我局指导市足协逐步完善社会足球联赛及青少年足球U系列比赛机制。最近一届的厦门市足球协会俱乐部青少年联赛共有64支球队参赛,参赛人数为985人,比赛场次多达160场。其中:U9-U11参赛球队为40支、比赛场次为118场、参赛运动员人数为587人;U12-U14参赛球队为14支、比赛场次为32场、参赛运动员人数为229人;U15-U18参赛球队为10支、比赛场次为10场。参赛运动员人数为169人;2023年市足协还举办成人组厦超、厦甲、厦乙、草根等四级联赛,厦超联赛参赛球队为8支、比赛场次为56场、运动员参赛人数为296人;成人四级联赛共33支球队参赛,比赛场次共241场,运动员参赛人数为1410人。这些赛事有力地促进足球兴趣向足球职业转化,推动厦门本土足球俱乐部长期稳定发展。

  (三)坚持人才为要,建立健全足球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畅通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我市有校园足球特色中小学176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70所和7个足球培训基地,培育了厦门二中、双十中学、湖滨中学等多所高中足球特色,厦门的初中和高中男足、女足均蝉联省赛冠军。另外,厦门二中建设了全国级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足球基地楼,基地楼总建筑面积为4000多平米,超过70间套房和400个床位,配套齐全,有两块标准十一人制灯光足球场、主客队休息室、运动康复中心、体能训练中心等,成为厦门市校园足球夏、冬令营集训营地。2023年,基地成功举办了中国数智化校园足球联盟邀请赛,在提升本市校园足球队伍竞技水平的同时,扩大了厦门校园足球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是加大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普及覆盖面。近期我市积极举办各级教练员等级、裁判员培训,其中厦门市E级教练员培训班共举办培训4期,参训人员96人次;D级教练员培训3期72人,C级教练员培训1期24人,为我市教练员技能提升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同时还开设裁判员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60人次,同时做好裁判员选派及推荐工作。

  (四)全面推进足球场地建设,为足球青训提供场地保障

  厦门市体育局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根据厦门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借助各方力量,大力推进足球场地建设。

  一是完成专业足球场建设。我市借举办亚洲杯的契机,按照亚足联、中国足协建设技术要求,目前已完成6万坐席的专业足球场-白鹭体育场的建设。该体育场位于翔安区,具备举办全国综合、国际A级单项赛事条件。白鹭体育场于去年底承接了巴黎奥运女足亚洲区的预选赛,良好的硬件条件得到了亚足联的高度评价。该球场将在今后承办更多更高水平的足球赛事。

  二是完成国家级足球青训中心。厦门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已完成建设并作为奥运女足预选赛的训练场地,包括6片足球训练场地(其中1片带看台)和可供500人食宿的运动员公寓。青训中心的建成及投入使用,除了满足国际级训练场需求之外,还将大大提高我市专业足球场的供给能力,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在我市的普及和提高。

  三是积极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根据上级文件及相关指示精神,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建)社会足球场地61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完成比例为100%。其中思明区新建足球场地9片、湖里区16片、集美区10片、海沧区9片、同安区12片、翔安区5片。另外,我市还把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的范畴,要求特色小学至少1块7人制标准足球场地,特色中学至少1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高校均建有1块以上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同时,逐步提高学校足球场地的利用率,推动学校和社会单位的足球场地向社会低价或免费开放,加快形成校园场地与社会场地开放共享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厦门是中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目前厦门存在着足球人口相对较少,场地较为不足等问题。以鼓浪屿马约翰体育场为例,该球场属于文保建筑,使用天然草皮,维护成本高,同时还要承担岛上学校、社会足球队的训练及比赛任务,设备老旧,不堪重负。另外,足球氛围还不够浓厚,资源分散、以及职业足球以及青训体系相对滞后等仍为我市足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体育局牵头组织,创新改革思路,持续推动足球改革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持续推进足球改革发展政策、举措。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地方足球协会改革的精神,厦门市已建立了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正式出台了《厦门市足球改革发展方案》,指导我市各有关部门支持和开展足球工作,推动足球运动在我市的普及、推广和提高。前期还出台了《厦门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划文件,积极推进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推动足球工作发展。

  (二)深化体教融合,全面推进青少年足球发展

  青少年是足球发展的未来,是职业足球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市100多所中小学进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市、区、校四级联赛制度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竞赛体系日益健全。

  一是加强整体规划。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政府主导,统筹社会资源,建立校园、专业、职业、社会“四位一体”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体教融合,进一步加大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政策衔接、人员交流、信息共享、激励约束等方面的融合力度,促进青少年足球普及与提高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办足球。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与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建足球学校、组织高水平运动队、派驻专职教练员支教、举办训练营等方式,支持青少年足球发展。

  三是推动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发展。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在人力、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壮大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为主体的各级各类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健全行业标准,开展资质认定与评估,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的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发展,推动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使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成为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与提高的重要力量。

  四是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体育、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体教融合”下的各级青少年足球联赛,打破参赛壁垒,建立由足协、体校、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青训机构等队伍参加的统一竞赛平台。青少年足球比赛应保持赛制稳定,以学年为竞赛周期,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

  (三)加强赛事管理,持续完善足球竞赛体系

  一是加强竞赛体系设计。完善竞赛结构,扩大竞赛规模,增加竞赛种类,建立健全我市青少年足球、社会足球等赛事体系,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城乡、惠及全市各类人群的足球竞赛格局。创新赛事运行机制,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和提供公共资源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足球竞赛活动。

  二是加强足球竞赛管理。研究制定各类足球竞赛活动规范, 健全竞赛资格审查、纪律处罚、仲裁和监督等各项制度。坚持公平竞赛,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严厉查处足球行业违规违纪行为,依法打击球场暴力和滋事行为,树立良好赛风赛纪。

  三是深化两岸及国际赛事交流。以继续办好2024山海杯两岸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以足球为媒,通过“文化研学+足球竞技+赛事交流”等多样化形式,搭建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互动平台。未来积极举办各类高水平青少年足球赛事及重大国内、国际足球赛事增进交流,提高水平。

  (四)弘扬鼓浪屿足球底蕴文化,打造厦门足球名片

  强化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足球运动的社会价值和多元功能,积极展示足球改革发展成效。结合鼓浪屿足球发展特色,将足球、艺术与旅游产业相融合,讲好新时代厦门足球故事,培养健康向上的足球氛围。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文化宣传、普及、教育及活动,进一步推广足球运动、传播足球文化,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足球成为倡导健康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阮敦梁

  联 系 人:李富贵

  联系电话:0592-5339326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厦门市体育局

  2024年7月4日

  厦门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4年7月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7070662号-3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