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34-31-01-2025-017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厦体函〔2025〕21号 | |
生成日期 | 2025-03-20 | ||
标 题: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4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4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陈水强代表:
《关于恢复高校开放运动场地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建议》(第004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学校运动场地开放有利于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提升国民体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
您针对恢复开放高校运动场地,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局作为分办单位,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围绕建议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经与我市部分高校沟通,认真梳理了我局在相关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工作推进情况,并提出下一步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体育、教育等部门从2018年开始,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模式。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通过“厦门i健身”服务平台开放的中小学校已有183所,注册市民人数超百万,累计入场锻炼人次超920万。厦门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有政策、有规划、有平台、有经费、有保险,切实做到了“五个有”。这项工作先后得到中央政法委、体育总局、省体育局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也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社会效益日益突显。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协助办理。
经了解,疫情期间我市高校校园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入校审批流程繁琐,疫情过后高校出于安全管理角度考虑,延续了入校审批流程。我市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构成存在差异,部属高校由教育部主管,省属高校由省教育厅主管,市属高校由市教育局主管,开放高校运动场地需多部门协作,同时需要校园配套管理制度的跟进。
三、今后推动计划
开放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利公共资源的复合利用,有利于群众的就近就便健身,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体育部门的角度来看,也是持积极支持态度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恢复高校开放运动场地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协作且长期推进的工作,由于各高校体育场地布局和管理机制差异较大,需进一步开展调研考察,同时积极破解高校安全管理方面的障碍。我们将配合教育部门,逐步推进高校运动场地开放,探索出一条市民满意、有利于全民健身的高校运动场地开放之路。目前,广大市民可以使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如近邻运动场、体育公园和已开放的校园场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阮敦梁
联 系 人:赵一鸣
联系电话:0592-5339330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体育局
2025年3月20日
厦门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5年3月20日印发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7070662号-3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