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34-31-01-2023-014 主题分类 综合业务
发布机构 文 号 厦体〔2023〕142号
生成日期 2023-09-07
标 题: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进展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0-12 18:09
字号: 分享:

各区文旅局,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根据《厦门市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要求,形成中期评估报告并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职责抓好工作任务落实。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体育局

  2023年8月23日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厦门市体育事业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体育场地建设情况

  指标任务: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16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截至2022年底,厦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1291.67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3平方米,“十四五”期间新增体育场地166.329万平方米。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指标任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2022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

  (三)国民体质健康情况

  指标任务:国民体质健康达标比例92.5%。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2022年,厦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累计测试人数超1万人,国民体质健康达标比例达92.1% 。

  (四)体育指导员发展情况

  指标任务: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2.3人。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截至目前,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2.14人。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共11345人,其中国家级120人、一级327人、二级2894人、三级8004人。2021年增长623人,2022年增长703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人数逐年增长。

  (五)每万人足球场地(含校园足球场地)

  指标任务:每万人足球场地(含校园足球场地)0.9块。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每万人足球场地(含校园足球场地)0.75块。

  (六)青少年“阳光体育”赛事

  指标任务:青少年“阳光体育”赛事较2020年增加20%。

  完成情况:已完成。青少年“阳光体育”赛事较2020年增加530%。2022年5月到12月,青少年“阳光体育”示范活动与系列配套活动,涉及项目有田径、游泳、网球等35个单项,63场赛事。

  (七)参加青少年赛事活动的人次

  指标任务:参加青少年赛事活动2万人次以上

  完成情况:已完成。本次“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规模大,项目多,参与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多,预计参与人数达2万人次。

  (八)省级、市级传统校创建数量

  指标任务:创建省、市级传统校65个以上。

  完成情况:已完成。创建省、市级传统校72个。其中省级传统校3所、市级传统校69所。

  (九)新增高水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指标任务:新增高水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

  完成情况:持续进行中。尚无新增。

  (十)新增国际A类赛事落户

  指标任务:新增1-2个国际A类赛事落户。

  完成情况:已完成。截至2023年7月,引入世界田联钻石联赛与巴黎奥运女足亚洲区第二阶段预选赛两项国际A类赛事。

  (十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

  指标任务:10-12个

  完成情况:已完成。截至目前,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11家,其中示范基地1家、示范单位5家、示范项目5个。

  (十二)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

  指标任务:10-12个

  完成情况:已完成。截至目前,共有省级17家,其中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11家、示范项目5个。

  (十三)体育产业实现年增加值

  指标任务:体育产业实现年增加值230亿元。

  完成情况:持续推进中。2021年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210.49亿元。

  (十四)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

  指标任务: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产业增加值的60%以上。

  完成情况:持续推进中。2021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产业增加值的59.3%。

  (十五)体育消费规模

  指标任务:体育消费规模达120亿元。

  完成情况:已完成。2022年厦门市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初步测算,厦门居民消费总规模达到165.36亿元,人均体育消费为3115.21元,占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7.1%。

  二、《规划》主要任务推动情况和取得成效

  (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1.规划引导,政策先行。进一步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协调联动各相关部门,盘活闲置资源,合理布局健身运动场地设施。“十四五”规划期间,市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厦门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厦门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供了建设方向;市体育局印发《厦门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具体实施提供了工作方法;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厦门市“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与市政园林局联合印发《厦门市公园绿地全民健身设施设置指引》、与市发改委等7家单位联合印发《厦门市体育公园建设工作方案》、与市资源规划局联合印发《厦门市工业(仓储)用地自行改造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建设近邻运动场。围绕“打通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在全市系统梳理公园绿地、街边空地、桥下空间、边角地等空闲用地,制定出分类分批建设近邻运动场工作方案,按照能建尽建原则,因地制宜新建改建了一批项目多样、特色突出、贴近群众的健身场地。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完成新建改建404处群众身边健身场地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地面积153,826平方米,可开展19种体育项目。

  3.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共享。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的模式,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培育“场地共建共享”典型,在全国率先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市累计有144个校园利用闲置时段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共有近68万名市民注册,累计入校超400万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有效破解了“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4.探索创新智慧健身房建设。为进一步顺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满足群众科学健身需求,在全省率先开展智慧健身房试点工作,探索出三种智慧健身房建设模式。第一类是政府主导型,市体育局用体彩公益金每家补助25万元,由各区选址、招标建成;第二类是企业捐赠型,智慧健身房由企业捐赠,有关场地、设备、房租、水电费均由企业自行负担,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第三类是经营性健身房闲置时段免费开放,目前有健体无极、吾量健身等一批经营性健身房在闲置时段免费开放。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成36个智慧健身房,累计入场健身市民超30万人次,经验做法得到省体育局发文推广。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整合提升全民健身季。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标杆,通过购买服务、公益办赛、合作办赛等方式,构建“赛事、活动、展示、奖励”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推动群众赛事发展,形成了标杆赛、锦标赛、精品赛、全民赛和人群赛五大赛事活动体系。其中标杆赛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举办十一年,每年举办20个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近万人次。

  2.基层体育赛事活动全覆盖。厦门市社区运动会、厦门市村居篮球赛、厦门市直机关“三小球”比赛、厦鼓海峡冬泳嘉年华等精品赛,与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爱心公益、体育消费相结合,参与面更广,奖励对象更加多元,成为群众赛事盛会。丰富老年人体育活动,2022年以来线上线下参加人次突破3.5万。2022年,全市街镇以上开展的赛事活动195场,参与人次37.5万,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300多项,参与人次近100万。

  3.线上线下协同办赛。举办第三届厦门市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吸引超16万人参与。举办2022年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线下4412名、线上超15万人次参与;率先举办厦门市首届社区运动会,在全市543个村(居)选取100个村(居)举办社区运动会,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金融+公益”服务,直接参与人数超万人,获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批示肯定,以及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媒体报道。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1.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市、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软硬件设施逐渐提升,各区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设立专家咨询服务点。目前,全市已建成国民体质监测站点11个,由市、区和街道(镇)国民体质监测点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三级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市区体育部门组建国民体质监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推进国民体质监测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为市民开具运动处方,提供针对性的健身指导方案,2022年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人次超1.2万,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2.1%。

  2.体卫融合深化推进。全市建成9个“体卫融合”试点,按照“政府监管-居民参与-科学运动-医疗监督”工作模式,面向慢病志愿者开展运动干预,部分患者实现了减少药物、甚至不吃药物控制疾病的效果。截至目前,联合市卫健委开展运动处方师技能培训,95人通过认证,开设体卫融合课程和健身讲座201场,市级试点4个,合计运动干预8930人次,处方门诊457人次。

  3.首创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为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科学健身指导方面的作用,先后成立福建省首支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队、首个志愿服务驿站,并不断推广扩大。目前,全市已有各级驿站10个,其中市级总站开设课程18项,累计开课1000多场,参与市民超万人次;其他驿站开课数十项,服务人群逐步增加。

  (四)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1.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2021年,与市民政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明确按照《厦门市社会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奖励办法》,通过“以奖促建、以奖促律、以奖促管、以奖促育”的方式,给予部分优秀赛事奖励,调动社会组织办赛积极性。2021-2022年,共对50家体育社会组织办赛奖励370万元。明确体育社会组织举办的市级以上公益性精品赛事,给予场租5折优惠。目前,全市体育社会组织达293家,其中市级121家、区级172家,基本实现人群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全覆盖。

  2.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网格化试点服务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暨开展网格化服务试点的通知》,推动思明区试点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网格化服务工作,建设社区志愿服务驿站,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推动健身指导进社区、进场馆。依托“厦门i健身”平台,开发“找指导员、指导员登录、单位登录”等子应用,实现对全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化登记和管理,各级各类单位可以在系统中发布志愿者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可通过系统中接受任务分配或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市民可以一键查询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享受免费优质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五)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发展

  1.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我市街镇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2023年3月16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该《意见》,进一步夯实我市老年人体育工作基层基础。

  2.丰富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组团参加福建省第十一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其中16个大项、28个小项都进行了交流选拔,最终收获22个金奖、6个银奖。各区、各镇(街)常态化老年人健身有序进行,以小型分散为原则,开展2022年厦门老年人健步行活动,累计参与数万人。开展柔力球、登山、健身气功等项目骨干培训,参与人数1014人。开展门球、乒乓球、气排球等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参与人数1009人。

  3.深入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活动。下达创建市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通知,明确申报要求和评审时间安排,并完成评审工作,与市委文明办、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和市老体协联合给予表彰。截至2022年底,全市“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的创建率全省第一,达到84.59%。

  (六)完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1.整合体校。为加快适应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新形势需要,2022年,原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厦门市竞技体育发展中心、厦门市水上运动中心三家单位合并为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合并,进一步调整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以更高的管理水平服务各运动队,发挥体校在我市竞技体育事业中的带头作用。

  2.拓宽渠道。构建体校、学校和社会力量三位一体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新周期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和升级工作,巩固和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阵地建设。大力引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苗子。积极探索社会俱乐部、协会、企业等多主体合作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指导13家社会力量组队参加第十七届省运会社会俱乐部组比赛,并取得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榜三项第一。

  (七)加快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1.重大赛事斩获佳绩。3名队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其中:谌龙获得羽毛球男子单打亚军;葛曼棋成为首个闯进田径女子百米项目奥运会半决赛的中国选手,并在女子4×100米接力项目决赛中与队友一道获得第六名;林文君在女子单人划艇200米决赛中取得第六名。林文君在2023年皮划艇静水世界杯第三站的单人划艇200米项目中获得金牌;在2023静水皮划艇世锦赛中获得女子四人皮划艇500米金牌、女子双人划艇200米金牌和女子单人划艇200米铜牌,并获巴黎奥运会参赛席位;在2023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中包揽女子200米单人划艇、女子200米双人划艇项目冠军。在2023ILCA亚洲(公开)帆船锦标赛中,厦门代表队收获2金3银,在所有参赛队伍中表现最佳,其中陈惠超、潘博文分获ILCA7级大师组和ILCA4级U16组比赛的金牌。在2023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葛曼棋获女子4×100米接力项目团体金牌,以及女子百米决赛铜牌。在2021年陕西全运会上,75名厦门运动员代表福建代表团参赛,共获7金3银7铜的好成绩,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二,获得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龙肯定。其中,17枚奖牌为历届最多,7枚金牌与历史最好成绩持平。男子羽毛球、田径、体操等优势项目持续强劲,新兴项目中涌现后起之秀。

  2.第十七届省运动会创佳绩。四年一届的省运会是我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各地市竞技体育水平的集中体现。厦门体育代表团在该届省运会群众部比赛中,获59个一等奖、32个二等奖和22个三等奖;在青少年部体校组现场比赛中共获得139金129银146铜,总分4417分的历史最好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二位和总分榜第一位,金牌数比上届增加17枚。帆船、帆板、高尔夫、足球、蹦床、武术散打等6个项目表现优异,金牌数均为全省第一,其中帆船、帆板、高尔夫夺得项目半数及以上金牌,在全省范围具有较强实力。争金夺银的同时,代表团狠抓赛风赛纪、反兴奋剂工作,将责任层层传导至教练员、运动员,加强“干净金牌”教育,取得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八)促进体教融合发展

  1.体教融合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的有关工作要求,联合市教育局于2022年10月19日正式印发《厦门市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文件遵循国家总体目标,结合厦门实际,在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整合青少年赛事体系、深化体校改革、保障体育人才培养等多个体教融合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上明确了工作方向,进一步推动全市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持续推进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通知要求,修订《体育传统特色校管理办法》,组织各学校开展新周期传统校的申报工作,在2021年底开展评选工作,在原有57所的基础上,增加到72所。

  3.持续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供给。2021年厦门市“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时间贯穿全年,举办27个项目46场活动,参与人数达28000多人。在活动框架下,广泛发动各区、各青少年社会体育俱乐部举办、参与各项儿童青少年单项体育比赛,并组织面向更多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技能展示活动、健身知识科普活动。2022年厦门市“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包含定向运动、徒步体验等项目,通过亲子体育游戏等方式,带动全市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参与日常体育锻炼。举办体育研学夏令营,开设飞盘、水上运动、轮滑冰球、滑冰、户外露营、野外骑行6类项目,吸引约1500名在厦两岸青少年共同参与,在趣味体育教学中练就本领,培养互助友爱、勇于开拓的高尚情操。

  4.持续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配合市教育局持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通过6区少体校、72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辐射带动,指导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2项运动技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实现健康发展。

  5.台港澳运动员等级审批服务取得突破。针对台港澳籍运动员因在大陆参与运动员等级评定受限、报考大学受严重影响的问题,于2021年初形成调研报告上报,推动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于2021年7月出台《向港澳特区和台湾地区运动员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有关工作的通知》,及时填补了台港澳同胞市民待遇空白,有力支持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融合。

  (九)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

  1.持续推动竞技体育人才基地校建设。认真抓好《厦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连续3年在全市布局建设各运动项目基地校。2022年,全市新增16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以及冰雪运动、棒球等新兴项目。在原有基地校布局的基础上,对布点较少的项目做了较好补充。自2020年开展基地校创建以来,全市已布局建设73所学校、92个基地校项目,覆盖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训的23个项目,每年向市级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部分学校直接代表我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2.加大竞技体育人才引进力度。引进条件优秀、潜质突出、项目急需的运动员苗子,弥补后备人才储备短板。2020-2022年共引进10名运动员,其中引进的风筝冲浪板项目运动员黄齐滨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中取得金牌,乒乓球运动员曾蓓勋在2022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U19男子团体第1名,引进效果显著。

  (十)健全竞技体育赛事体系

  1.丰富各级各类青少年赛事。通过“勤练、常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每年联合市教育局举办市中小学生青少年阳光体育竞赛,包含田径、射击、水上项目、健美操、航模等33个单项锦标赛,项目覆盖广泛,参与学校众多,全年参与人数达29800人。为振兴发展“三大球”项目,于每年第四季度举办市青少年足篮排“三大球”联赛,吸引市属校、六区共百余支队伍参加,提升“三大球”竞技水平,在省运会取得佳绩。

  2.举办市运会青少年部竞赛项目。为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和青少年体育普及,于2023年5月-10月举办厦门市第二十一届市运会青少年部比赛,共设置33个竞赛项目,是厦门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育赛事。赛事根据省运会项目设置和厦门区域特色,增设棒垒球、速度轮滑、手球和轮滑冰球4个项目,参赛规模达历届之最,丰富比赛项目,扩大参赛人群覆盖面。

  (十一)推进职业体育发展

  1.厦门特房羽毛球俱乐部获2023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冠军。球队中拥有郑思维、黄维琼、陈清晨和贾一凡4名A级球员,是所有参赛队中A级球员数量最多的俱乐部。俱乐部自2012年成立以来,共获得羽超冠军3次,常年位列前三名,为羽超联赛中的标杆俱乐部之一,有力引领厦门羽毛球项目发展。

  2.推动“三大球”发展。指导趣店集团注册成立并组建厦门鹭岛足球队,协调解决队伍参赛经费、训赛场地等问题。2020年11月,厦门鹭岛足球队夺得中冠联赛亚军,升入乙级联赛。积极参战福建省首届“三大球”城市联赛,集美大学获得男子篮球季军,鹭建天成俱乐部获得男子足球季军,厦门大学获得三人篮球(男子)亚军,厦门理工学院获得三人篮球(女子)亚军。

  3.棋类运动再创佳绩。厦门象屿象棋队在2022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中取得全国第三名,厦门象棋队征战职业联赛已超15年历史,是象甲联赛中的传统劲旅,2021年由象屿集团冠名支持。厦门象棋队在职业赛场的出色成绩,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繁荣厦门象棋运动。

  (十二)积极引入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

  1.认真筹备2020-2022年亚洲杯足球赛。团队组建、制度建设、配套活动、新闻宣传等筹备工作均处于各赛区前列。亚足联代表、中国组委会领导多次来厦考察,我市均圆满完成接待任务,各项筹备工作获亚足联、中国组委会高度肯定。2021年4月,市政府正式发文成立了厦门赛区组委会,下设综合部(组委会办公室)、竞赛部、媒体宣传部、场地保障部、信息技术部、安保部、医疗部、接待服务部、市场开发部、志愿者部、文化活动部、监察部等13个工作部门,开始全面推动亚洲杯的各项筹备工作。2022年5月,接亚洲杯易地举办通知后,逐一落实收尾工作。

  2.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和全国羽毛球冠军赛。赛事于2022年12月16日至2023年1月6日举办。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代表队,包含世界冠军、亚青赛冠军、国家二队主力队员在内的优秀运动员近千人参赛。本届赛事是在12月7日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国内各地疫情形势依然复杂的情况下,厦门市首次举办的全国最高级别羽毛球赛事,也是中国羽协史无前例的“四赛合一”(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团体赛、单项赛,全国羽毛球冠军赛混合团体赛、单项赛)办赛。

  3.圆满举办2023年CBA全明星周末系列赛事活动。赛事于3月24日-26日在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凤凰体育馆成功举办。这是省内首次举办CBA全明星赛事活动,也是厦门市近年来举办的观赛人数最多、票房收入最佳、场馆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显著的体育赛事活动。

  4.积极申办2027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目前,已由市政府正式递交赛事申办函,并推动市政府和中国田协签订赛事举办协议。

  5.成功申办巴黎奥运女足亚洲区第二阶段预选赛。中国足协已正式确认厦门成为该赛事的承办城市,并于6月10日来厦考察场地情况。该赛事拟于10月26日-11月4日在白鹭体育场举办。

  6.推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落地厦门。经与万达体育多轮磋商,确认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将于2023年-2032年连续十年每年在厦门举办一届,首届赛事拟于9月2日举办。

  (十三)体育产业逆势增长。2021年,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28.5亿元和2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和14.7%,体育产业增加值比同期全市GDP增速高5.4个百分点。

  1.完成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引领目标。10个单位(项目)获评国家级产业基地,17个单位(项目)获评省级产业基地,20个单位(项目)获评市级产业示范单位(项目)。2021年以来,共发放各级体育产业类补助超2500万元。

  2.大力发展滨海及越野等体育休闲运动。充分发挥厦门滨海城市特色和海洋资源,牵头研究海滨浴场规划工作,选择条件较为成熟、人群和游客相对集中的海域,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海滨浴场,打造群众身边的海水浴场,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目前,环东海域、珍珠湾海滨浴场投入试运营,分别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厦门环东海域滨海浴场涵盖桨板、帆板、皮筏艇、冲浪、沙滩足球、飞盘等项目,旨在打造高品质、特色化的海滨浴场,进一步丰富了厦门滨海休闲新业态,推动“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环东海域浪漫线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获评2021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路线、2021厦门市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等殊荣,成为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厦门训练基地。同时,指导体育集团举办2023同安越野赛,思明区举办AMOY50厦门(思明)城市越野赛;会同市政园林等部门谋划厦门100公里越野赛等赛事,积极推进山区越野项目发展。

  3.积极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引进并举办2023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展会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吸引1565家展商参展,36个国家和地区约11.7万名客商观展,带来经济效益约8亿元;体博会期间同步举办2023厦门市体育产业招商项目对接会,厦门市体育局分别与万达体育、北京众辉体育、中国健美协会等7个单位进行战略合作签约,金额近5亿元;举办厦门市体育产业全国招商推介会,招纳“城市合伙人”。引进并举办2022年全国健美健身锦标赛、全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及中国健美健身职业精英联赛(厦门站)、2022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

  (十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增强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运用,升级体育消费产品。特步推出旗舰款碳板竞速鞋、160X3.0跑鞋等代表性产品,深受市场喜爱。2022年,特步营收增速近30%,其中主品牌收入111.28亿元,增长25.9%。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智能健身器械+运动健康服务”的“产品+服务”新模式。飞芽智慧健身解决方案等7案例入选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2022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

  (十五)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

  1.竞赛表演业繁荣发展。构建以国际品牌赛事、自主品牌赛事、特色品牌赛事、全民健身系列品牌赛事为核心的赛事体系,发挥品牌赛事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打造厦门马拉松、“海峡杯”帆船赛、思明体育时尚季等一批品牌赛事活动,引进了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周末等高端赛事,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1年来,成功举办了海沧半程马拉松赛、厦门马拉松赛、环东半程马拉松赛、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角斗舞仕街舞超级联赛2022赛季全国总决赛、2022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和冠军赛等多场国家级高水平赛事。2023厦门马拉松赛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跑者参加,初步测算直接拉动消费2.78亿元,综合经济影响超7亿元。

  2.体育时尚项目引领新风尚。连续两年在9·8投洽会期间举办“厦门运动时尚展”。首届展会举办了40余项配套活动,展馆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吸引超2.5万人次入馆参观,特步、斯凯奇、七匹狼、华为运动健康等6家企业参与现场直播,销售额超3000万元。厦门国际时尚周以“运动时尚为主题”,为国内外体育品牌搭建交流平台,推出马术、帆船、高尔夫、定向越野、电竞等时尚体育项目,传递时尚运动新理念,引发体育消费新热点,还举办“WEPADEL”板式网球双城赛总决赛冠军争夺战,吸引众多年轻人参加,丰富了厦门运动休闲文化。经过几年积淀,“思明体育时尚季”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在长达4个月的活动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海岛风情的体育消费产品,带动厦门市域外人员食宿行游购娱等线下消费约1.62亿元。

  3.体育服务业纵深发展。在政策引领下,厦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涵盖体育锻炼、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满足市民“一站式”体育消费需求。如厦门国际赛车场在投资国际汽联四级赛道、越野赛道的基础上,建设酒店、餐饮等复合经营项目,举办了“红珊车王”挑战赛、厦门国际赛车嘉年华、厦门国际赛车生活节等赛事及活动;诺斯蒂体育公园经营的项目涵盖球类、马术、棋类、冰壶、高尔夫、培训、户外拓展等项目。推动体教融合相关的产业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篮球为主业的“准者体育”,经过几年发展,以“自有IP赛事+准者训练馆+体育培训”的全场景产业链,完成篮球生态圈建设,2021年获评为厦门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

  4.科技助力体育生活新体验。积极搭建“数字体育”服务平台,先后推出可通过App(应用程序)、小程序和官网跨平台通用的厦门“Ai运动”和“厦门i健身”智慧体育服务平台,覆盖全市近7000处各类健身场地设施,集运动场馆预定、赛事活动报名、体育培训报名、协会注册、信息推送、运动计步、查询附近学校体育设施使用状态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引导市民运动健身的重要助手,有效提升体育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厦门全市共有60余万人在“厦门i健身”微信公众号注册。

  积极探索创新应用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在2023年“思明体育时尚季”举办厦门运动元宇宙数字公路自行车赛(思明站),依托中国系统公司“元宇宙+”智能化健身设备—元速电竞单车,让厦门市民真实体验“元宇宙+体育”融合成果,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追求的同时,探索体育消费发展新路径。

  加快培育数字体育孵化平台。2023年,联合火炬管委会、集美区,在软件园三期打造全国首个数字体育产业园,成立厦门数字体育产业联盟,进一步发挥我市软件信息业优势,实现科技与体育双向赋能。园区建筑面积近4万㎡,按照“一中心、多基地”模式,引培一批规模以上数字体育企业,加速打造专业的数字体育产业园。

  (十六)加快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以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为目标,强化资金、人才、场地等要素保障,丰富赛事活动、拓展消费模式,体育消费热情日益高涨。初步测算,2022年厦门居民消费总规模达165.36亿元,人均体育消费3115.2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和22.8%;体育消费占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7.1%。

  1.加强政策支持。2021年出台《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场馆建设、土地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促进体育消费的19条针对性举措,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2023年3月,厦门市商务、文旅、体育等三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厦门市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打造若干个以高品质体育消费为特色的岛外新城特色商圈、大力发展运动时尚消费等多项举措,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2.加强要素保障。2021年成立体育产业服务工作站,汇聚体育、市场监督、知识产权、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合力,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拓、信息咨询等多元服务,创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打造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为体育企业提供股权转让、赛事承办权、赛事电视转播权、体育实物资产交易等多种服务,健全体育产业资源交易机制,促进体育产权资源高效配置,从供给端升级体育消费。

  3.加强消费供给。发挥品牌赛事引领作用,打造厦门马拉松、“海峡杯”帆船赛、思明体育时尚季,引进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周末、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角斗舞仕街舞超级联赛2022赛季全国总决赛、2022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和冠军赛等高端赛事,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经初步测算,2023年厦门马拉松赛直接拉动消费2.78亿元,综合经济影响超7亿元。打造体育消费节日,连续举办三届体育消费生活节,举办首届厦门运动时尚展、2022厦门运动时尚消费季、厦门马拉松美好生活节、首届厦门露营节暨户外运动时尚生活节、2023 CBA球迷嘉年华、“GO思明·动出彩”暖冬律动度假节等活动,通过直播带货、体育会展、体旅融合等多种促销形式,打造集竞技、休闲、娱乐、旅游、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消费场景,财政资金投入和拉动消费比约1:2。

  (十七)大力弘扬体育文化

  1.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年初召开全年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部署会议,印发全年意识形态领域重点工作计划,日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会议重要议题,坚持和完善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及研判分析工作机制,研究涉及系统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压实工作责任。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一把手”带头,及时督促其他班子成员和各基层党支部扎实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分管的班子成员负责各项具体任务的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今年牵头起草制定了开展论坛讲座和场地活动的事前审批制度、微信工作群的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其他班子成员各尽其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旗帜鲜明地抓意识形态工作,管阵地、把方向,及时分析、研判、掌握分管领域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当好本支部“第一责任人”,配备兼职干部负责意识形态工作,各处室、各单位均设有信息员、网评员,在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舆论阵地管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较为扎实地推进了工作,全局上下齐抓共促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更加鲜明。加强督导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与中心工作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意识形态重大情况。

  2.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官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等,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规章制度体系,从信息发布审核、舆情突发处置、新闻发布到检查考核等各个方面,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结合新形势需要和工作实际,健全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四个机制”,落实舆情管理制度:①建立起体育领域各类网络平台定期摸底报备机制,强化主办单位信息内容管理的主体责任;②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并委托专门机构负责舆情监测、搜集和报送工作;③完善了局系统网络信息平台发布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三审”流程。按照“分类管理、一家一策”原则,加强对基层单位意识形态领域的针对性指导和管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贯彻落实新闻发布会有关规定。作为民生关系密切和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试点单位,严格落实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每年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认真做好新闻发布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内容管控,确保信息权威公开,在落实政务公开、满足群众知情权、回应群众关切方面发挥了正面引导作用。

  3.加强运动队思想教育工作。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通过以四史教育、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进一步树牢教练、教师队伍“立德树人”导向。坚持把建立“大思政课体系”作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系统工程。着力提升校园思政教育质量,努力形成除思政课专职教师外,训练教学单位领导班子、各学科教师、教练员、学生管理和教务部门甚至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发力的思政工作合力:①领导班子上思政课讲台。各训练单位主要领导都落实了为学生上一堂思政课的要求。②职能部门抓好组织实施。教务部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教育、培养锻炼和传帮带的力度,发挥好班主任在日常组织管理、教育引导方面的作用。定期组织思政课专职教师开展培训教育、座谈交流,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管理部门在日常德育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方面陆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播、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等活动。③教练教师协同发力。训练部门和教务部门联合建立起教练教师定期沟通的工作机制,及时对学生动态进行交流,提高队伍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历史、语文、体育等学科教师、教练在教学、训练中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融入教学训练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④全体职工齐抓共管。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树立起“人人是老师”的风气,把爱护学生、教育学生作为每名教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不良表现,做到及时提醒、及时管理、及时反馈,形成了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思政课建设工作局面。坚持把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看家本领。发挥工、青、妇、退管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趣味运动会、每周瑜伽课、知识讲座、户外健步行、心理健康小课堂各类主题的集体活动,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开展了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带好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学生”专题活动,各训练单位通过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发放调查问卷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存在亚健康情况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名单,并加强跟踪引导。

  4.加强媒体建设,推进宣传融合。突出针对性,通过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网等央媒,以及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体育频道,加大对厦门马拉松、亚洲杯筹备工作、新体育中心场馆建设、全民体育设施建设和开放工作、全民健身运动会、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取得佳绩、厦门体育工作先进经验等重点亮点工作的集群报道,为提升厦门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力,打造“健康厦门”、“国际体育名城”名片增光添彩。

  固定在厦视《体育视点》栏目、厦门移动电视《体坛视野》栏目,宣传厦门体育工作,宣导科学健身知识。充分发挥好体育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积极作用,“厦门体育”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日益扩大,形成报纸、电视、移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一体联动的多媒体融合宣传矩阵。注重公益性,利用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利用“科学健身大讲堂”、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驿站等群众性体育活动阵地加大科学健身知识普及,推进“体卫融合”试点宣传,弘扬体育文化,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

  5.加强阵地管理,防范化解风险。抓好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运用,积极发动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安装“学习强国”APP,利用学习平台内容开展中心组学习、党支部政治学习,提高学习平台的使用率。管好各类宣传媒体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宣传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并指导体育中心、市体校训练中心等建立起公共领域场所LED屏、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宣传载体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抓好管辖范围内讲座、培训、赛事等活动的管理。坚持做好事前审核,把好主讲人政审关、主讲内容提纲关,主办单位专人全程参与,对活动过程中的不良思想传播及时把控。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中人员的教育和把关,抓好对国际赛事和涉境外赛事活动中参赛人员的教育提醒。抓好未成年人思想引导,市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委会、与社区和公安部门共建等方式,密切家校社会联动,积极协助做好防范和制止非法宗教活动。认真履行健身气功活动及设立站点行政审批职能,占领健身阵地,正确引导广大市民科学健身,抵制有害气功的侵害,推动反邪教工作深入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典型案例总结

  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培育“场地共建共享”典型,率先形成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系统性开放“厦门经验”。从2018年首批试点开放14所学校以来,已累计开放144个校园,全市共有近68万名市民注册,累计入校超40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效破解了“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一)“五有”保障,全力推进开放工作

  突出系统性和规范性,确保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共享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有政策,推动市政府先后出台三份文件,明确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主体、开放条件、建设标准、安全措施等,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工作格局。二是有规划,共摸排全市300多所中小学校,梳理出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分三年有序开放。三是有平台,由市体育局牵头开发设计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服务管理平台和学校开放闸机监控设施系统,整合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社会信用等平台资源,预约入校同步审核疫情、身份等源头信息。四是有经费,科学使用体彩公益金,每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改造和运营。五是有保险,引入4家保险公司入驻平台系统,便于进校健身的市民购买个人健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一次可以保障一年;其中10元保险可赔付15万元,20元保险可赔付30万元。

  (二)“六管”齐下,着力破解开放难题

  发挥公共资源最大效益,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做到“六管”齐下、通力合作,既能确保场地开放工作高效安全管理,又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一是责任管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和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各区教育局、文旅局加强指导监督,所在镇街作为设施开放的管理主体对社会公众进行管理,学校负责落实好开放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开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二是制度管理,强化学校体育场地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包括推动出台《厦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安全保卫规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备所在镇街,制定入校须知和黑名单制度等。三是信息管理,搭建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服务管理平台和安全监管系统,整合疫情防控、公共安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社会信用、社会保险等平台资源,预约入校同步审核疫情、身份等源头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研判申请人员身份。四是设施管理,根据实际对学校分类采用软、硬隔离设施管理,通过改造实现运动场所和教学区相对独立,保障校园日常安全管理。五是专人管理,每个学校安排安保人员负责现场管理开放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指导注册、入场核验、答疑解惑等。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帮扶服务,维护校园健身秩序。六是保险托底,为各开放学校购买公众责任险,同时要求进校健身的市民购买个人健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进入校园的必备条件。

  (三)实施效果

  向市民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有健身的场地设施,业余锻炼更加方便,实现了举步可达的健身场地,还为增进邻里、家庭关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办体育,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抓手、精神文明创建的支点、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桥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进一步完善了“15分钟健身圈”,获广泛赞誉。逐步完善形成全民健身资源库,提升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搭建出体育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

  四、环境趋势和问题原因

  (一)环境趋势研判

  “十四五”后半期,市民群众对体育场地设施、群众性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更为迫切;体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推进,体育消费需求日益提升;短视频成为资讯主要传播方式。

  (二)问题原因分析

  1.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平衡。目前全市全民健身场地总量不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全省排名靠后。健身运动场地建设存在布局、类型、空间、需求等短板,各行政区、街镇及社区之间差异较大,亲子运动、老年人运动的场地设施不够多,智慧健身器材偏少,场地数量类型与群众健身需求还有差距。

  2.各项工作缺乏经费支持。体育消费工作专项经费。2020年,我市被评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省体育局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对体育消费专项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其中2021年拨付了300万元工作经费。目前2022年相关工作经费无法下达,。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根据《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22年应拨付体育产业基地奖励补助经费680万元和体育产业因素分配资金180万元,目前2022年相关工作经费无法下达。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专项补助经费。我市足球、田径、射箭、羽毛球、游泳、体操、帆船和皮划艇等8个项目被列入省竞技体育品牌项目,根据《福建省竞技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列入省竞技体育品牌项目的将给予30—10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省体育局2019—2021年连续三年分别对我市补助资金522.5万元、550万元和522.5万元,2022年应拨付550万元资金补助但目前未下达。

  3.体育文化建设整体谋划布局有待提升。尚未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工作来研究思考,没有形成专项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作推进缺乏整体合力,导致在传播的集中效益上没有实现最大化。对本市体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利用场馆和校园设施等资源打造体育文化展示平台等工作待筹划。体育文化多元化传播有待加强,微信视频号尚未开通,利用受网民欢迎的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提升体育文化的传播力方面做得还不够。

  五、全面完成《规划》的思路举措

  (一)织密体育场地设施网络

  2023年全市新建或改扩建100处以上的近邻运动场,建设10个智慧健身房,继续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推进体育公园建设,重点指导推进扬帆体育公园建设,继续督促集美新城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周边体育公园、同安区美峰体育公园、翔安下潭尾体育公园确定改建提升方案。指导各区、各相关单位加快游泳池建设步伐。

  (二)丰富群众身边赛事活动供给

  重点打造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提档升级。举办市社区运动会、市村居篮球赛、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市男子篮球邀请赛等面向基层的精品赛事。积极支持各机关、各区、企事业单位举办群众性赛事,广泛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备战老健会,争取优异成绩。

  (三)推进全民健身模范市区创建

  目前,我市海沧区已获评福建省第一届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2022年,其余各区已结合实际,制定创建工作方案。2023年,重点指导还未获评的各区对照《福建省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测评指标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争取于7月前完成创建准备工作。

  (四)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推动徒步、跳绳等协会及时换届,配合清理台球协会、鹏程武术馆等12家体育类俱乐部、协会组织,引导设立飞盘、飞镖、手球、马术等项目协会。通过体育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政府购买服务、评星评优等举措,帮助体育协会健康发展,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五)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

  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网格化管理,在思明区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建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指导各区于2023年底前完成不少于5个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扩大覆盖面。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各区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广泛开展体质监测、健身培训、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推动每个区至少建设一个体卫融合试点,为市民开展运动指导和干预,开具“运动处方”。深入图书馆、社区、农村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利用全媒体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与宣传。

  (六)优化运动项目布局

  根据市体校田径体操蹦床馆和帆船帆板训练基地的建设投用进度情况,调整相关项目布局,与同安区、集美区等开展摔跤、击剑(佩剑)项目合作共建。加强科研支撑,建设复合型团队。以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训练备战为重点,狠抓备战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组织保障,强化训练监控,细化科技辅助体能训练方案,优化运动员心理辅导策略,建立健全“科、训、医、教”一体化训练模式,加快运动队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组建重点运动项目主教练主导下的跨学科、高水平研究团队,提高竞技体育科技攻关和服务水平。

  (七)扶持发展新兴体育项目

  根据福建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项目设置方案,扶持发展铁人三项、滑板、冲浪、攀岩和霹雳舞等新兴运动项目,探索海峡两岸棒垒球项目融合发展新路。支持各类运动队伍创新组建方式和办队模式,不断拓宽市区、高校、企业、协会、俱乐部联办渠道,推进办队模式多样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作共建,承接体育项目特别是新兴项目的训练、竞赛任务。积极打造体现我市特色青少年品牌赛事活动。

  (八)规范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管理

  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实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依法规范化经营。开展星级评选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

  (九)办好各项高水平赛事

  一是成功举办世界田联钻石联赛。于9月2日在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举办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比赛,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名世界顶级运动员参与了13个项目的角逐。其中,男子百米、女子跳高、女子3000米和男子800米等4个比赛项目创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还创造20项个人最佳成绩。铁饼名将冯彬成为创造钻石联赛厦门站赛会纪录的首名中国选手。福建选手葛曼棋、林雨薇主场作战,在垫场赛各自比赛项目中夺冠。

  二是做好巴黎奥运女足亚洲区第二阶段预选赛的筹备工作。在中国足协的指导下,进行竞赛组织、器材采购等相关工作,并协调我市有关部门进行服务保障。推动竞技体育赛事数字化建设,实现事项办理“跑一次”、赛事举办“一张网”。

  (十)推动职业体育发展

  鼓励和引导市优秀运动队与企业合资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借由举办CBA全明星周末的契机,鼓励社会资本组建篮球等职业俱乐部。支持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培育高水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十一)打造区域赛事中心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提升我市品牌赛事。继续培育厦门马拉松赛等自主品牌赛事,不断提升赛事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体育赛事。引进并举办全国健身锦标赛暨世界健身锦标赛选拔赛、2023厦门铁人三项亚洲杯、2023全国尾波(冲浪)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进一步丰富赛事矩阵,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十二)持续举办体育消费节展活动

  持续举办体育消费生活节,配套举办“体育产业年度风云榜”评选,进一步扩大体育消费人群,创新体育消费场景与产品,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新需求。

  (十三)进一步做大运动时尚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体育制造产业发达、知名运动品牌云集、山海体育资源丰富等优势效应,围绕“时尚运动生活方式”,继续做大运动时尚产业。持续办好运动时尚展,引入更多行业头部企业和品牌,注入更多优质资源,发挥平台聚集效应。继续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攀岩、街舞、轮滑、马术、高尔夫等新兴运动品牌赛事,形成运动时尚赛事高地。继续支持厦门国际时尚周举办“WEPADEL”板式网球双城赛等赛事活动,吸引年轻时尚人士参加,有效推动板式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丰富厦门运动休闲文化,扩展多元生活模式。

  (十四)推进“体育+”融合发展

  以建设“厦门市数字体育产业园”“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园”为抓手,制定厦门市数字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等,培育新兴体育服务企业,培育新兴体育项目,培育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推动“互联网+体育”发展,提高体育企业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体育与旅游、会展、医疗、康养、教育和时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创新驱动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拉动体育消费新增长。

  (十五)提高厦门体育影响力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掌握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推动学习成果落地转化。充分发挥好新媒体作用,不断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利用好体育赛事活动受众面广、形式活泼的特点,发挥名人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厦门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3年9月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6004296-27号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2014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