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34-31-01-2025-026 主题分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
发布机构 文 号 厦体函〔2025〕39号
生成日期 2025-07-04
标 题: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3035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3035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3035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24 18:53
字号: 分享:

厦门市社科联:

  贵单位关于《厦门提升体育赛事市场化成效的建议》(第20253035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您的建议从整合各大国企平台赛事资源、做好政府资源调配服务工作、政企协作调动各方办赛积极性、盘活存量体育资产拓展市场化运营体系等方面,为提升我市体育赛事市场化成效提出了全面客观的建议,对我局开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我局作为主办单位,接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对建议中提出的问题深入研究,认真梳理我局在相关工作中的措施和成效,提出今后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出台市场化办赛专项政策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体育事业市场化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2025年出台《厦门市体育局关于以市场化机制推动体育事业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推动基建项目投融资建设市场化、撬动市场资金办体育赛事和活动、加大市场开发补充体育事业发展资金、运用奖补政策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办运动队、持续推动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营、扶持培育赛事运营主体等六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建设

  1.以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办群众性赛事积极性。出台《厦门市社会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奖励实施办法》,每年安排经费222万元,以事后评估方式,评选出30个符合条件的群众性赛事活动,给予不同层次奖励,调动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赛事的积极性。2024年收到近百项赛事申报,撬动社会资金超5000万元,涌现出“建行杯”羽毛球网球赛、“谁是球王”民间争霸赛,足球、篮球超级/甲级/乙级联赛等品牌赛事。

  2.鼓励社会力量办运动队。针对发展新晋奥运项目建设成本高、培养周期长等问题,率先全省出台《厦门市社会力量承办市级运动队资助及奖励实施办法》,鼓励体育协会、俱乐部企业参与我市新兴体育项目建设。每年每个项目补助30-50万元不等,代表厦门在全国、全省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给予50万-150万元奖励。政策实施4年来,助力我省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取得男子滑板碗池项目银牌。2024年,在高尔夫、滑板、击剑(佩剑)、攀岩和霹雳舞等5个项目上与社会力量签约办运动队,助力我市代表队在省锦标赛攀岩项目摘得8枚金牌,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霹雳舞获得女子甲乙、男子乙组第一;佩剑获得5个单项第一,取得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3.支持企业发展职业俱乐部。出台《厦门市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资助奖励实施办法》,对冠“厦门”队名参加职业联赛的足、篮、排球职业体育俱乐部,以及在厦门发展前景好的乒羽网等8个项目职业体育俱乐部参加国际或全国最高等级职业联赛予以资助;对冠“厦门”队名参加国际职业联赛或全国最高级别职业联赛取得前四名成绩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予以奖励。成立厦门体育集团羽毛球俱乐部,俱乐部运营经费均由厦门体育集团承担,年投入约500-700万元,财政根据参加比赛及获得名次予以补助。此外,体育集团还出资运营管理厦门环东文旅女篮俱乐部,年投入约1000万元。

  (三)引入商业赞助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1.打造群众性赛事品牌挖掘商业价值。充分借助厦门市村居篮球赛举办18届积累的市民基础和品牌价值,近5年已主要依靠市场运营,由农商银行冠名赞助约70万元支持办赛,另有30万元办赛成本由中央体彩公益金支持。利用全民健身运动会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的特点,吸引企业提供奖品赞助30万元。

  2.探索市体校运动队商业赞助。在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模式下,寻求企业赞助运动队,减轻财政负担。目前已有两支运动队获得企业赞助,分别是:羽毛球队从22年开始,每年获上海美锦体育有限公司(美津浓品牌)赞助价值75万元的服装、器材;田径队今年开始,连续五年获市田径协会赞助价值约6万元的比赛服装。

  (四)高水平赛事市场化程度高

  我局积极运用《厦门市高水平体育赛事补助管理办法》,针对社会力量引进的高水平赛事,围绕赛事规模与水平、赛事影响力等五个维度设定确认补助标准,比例最高达办赛成本的40%,金额最高达500万元,2024年兑现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补助789.6万元,大力推动市场化办赛。对综合类赛事以及资源稀缺、办赛费用较高的国际顶级赛事,如苏迪曼杯、钻石联赛厦门站等,采用市政府“一事一议”方式,以市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办赛。

  2024年举办的40场大型体育赛事中,24个完全通过市场化运作(数量约占60%),13个采取赛前财政补助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数量约占32.5%),3项赛事完全由财政通过体彩公益金支付(数量约占7.5%);从办赛资金上看,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办赛总成本4.7%,市场化筹措资金占75.9%。如:厦门马拉松完全通过市场化运作,2024年创造综合效益17亿元。厦门红珊车王争霸赛社会资金投入超2000万元,赛场举办地厦门国际赛车场连续四年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获评福建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的意见和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推动成立新的实体化运营公司

  整合市属国企中涉及旅游、体育、教育等业务板块,将全市所有文旅、体育资源资产划转注入,组建厦门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筹资源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同时,压实赛事运营主体责任,提高其自身造血能力和赛事运营能力,推动各类赛事运营主体自主成长、健康发展,形成赛事策划、招引、组织一条龙生态链。

  (二)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针对体育企业安排处级干部一对一对接,与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掌握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积极做好赛事指导、招商推介、项目引进等工作。加快推动数字体育产业园、海峡两岸数字体育青年孵化基地等特色体育产业平台建设,引导传统体育制造企业向体育服务业领域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链前后端环节创新经营模式,积极向设备整合集成、应用场景定制、场馆运营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服务型模式转变。

  (三)健全政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依托现有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和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由体育牵头,财政、发改、卫健、商务、文旅以及体育产业集团、文广体育公司等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在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的组织协调。积极发挥体育产业协会和体育产业服务站的作用,搭建政企沟通的桥梁。

  (四)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体育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

  为更好发挥奥体中心智慧场馆项目数字底座的强大汇聚作用,通过数字赋能支撑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建设“数字厦门”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的思路,打造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数字体育+”平台。平台规划全民健身服务指导、体育场地设施管理、赛事活动管理、体育行业各类主体监管、产业数据汇聚等功能,将大大提高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效率,解决当前多个体育领域治理中的痛点、难点。计划与数据管理局、信息集团等专业化国企沟通,探索采用PPP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平台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工作,助力全面提升体育领域社会治理的效能。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阮敦梁

  联 系 人:李  婧

  联系电话:5148126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体育局

  2025年7月3日

  厦门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5年7月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办公室:0592-5121239值班室:0592-5127451传真:0592-5121234

主办单位:厦门市体育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地址:厦门市体育路2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7号 闽ICP备07070662号-3 网站标识码:3502000045Copyright @ 厦门市体育局 版权所有